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
A.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人生產、設計、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B.這套教科書只是搭建了一個平臺、一種資源,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
C.由于出現了充滿大愛的勇敢“逆行者”們激發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
D.清明時節,各地各校紛紛舉行“云祭奠”主題教育活動,緬懷先烈的英雄事跡。
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 )
A.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始終戰斗在一線,為疫情的防治策略殫精竭慮。
B.他寫的這首詩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
C.對于學生的網絡學習情況,家長應加強監督,切不可不以為然。
D.漏窗、月洞門和植物的配置相得益彰,展現了園林設計之美。
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和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 )
A.震撼(hàn)???? 瞥見(piē)??? 著落(zháo)???? 無精打彩(cǎi)
B.混淆(xiáo)??? 勾當(gòu)??? 緘默(jiān)???? 彗星襲月(huì)
C.熱忱(chén)??? 潰退(guì)??? 藉貫(jí)?????? 毛骨悚然(sǒng)
D.翹首(qiào)??? 抉別(jué)??? 挑釁(xìn)????? 旁逸斜出(yi)
??? 鮮花的身后是綠葉,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愛撫,身后的溫暖,身后的堅強,支撐著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冬季。
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以“有你在我身后”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字數不少于600字;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引用、抄襲本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閱讀文學類文本,回答問題。
梔子花笑了
青春
⑴最后的鴿群帶著低弱的噪音在微風里滑過一個圈子之后消失在遙遠的天際。夕陽帶著對大地的一絲留念披著一條紅色的披風在天際中翩翩起舞。(A)一陣風吹過來,樹葉搖了搖身子,落葉在樹枝與地面間飛舞著,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靜。不甘寂寞的梔子花也出來助興,將整個校園彌漫上一層濃濃的香氣。
⑵這一衣帶水的校園通道上的這一頭,一男一女的景象跟整個氣氛很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另一頭緩緩走來的校長卻像鳥兒一樣點破了這和諧的安寧。走過來了,盡管梔子花依舊很香,可這中間還是夾著一些火藥味兒。
⑶男孩坐在自行車上,側著身跟女孩說話,女孩站在男孩的右手旁,手里拿著一個大的講義夾和一封粉紅色的信,校長站在女孩的對面。三個人站著像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總是很不穩定的,就像三個小孩總比兩個小孩來得容易吵架一樣,這跟數學并沒有矛盾。
⑷“這么晚還不回家啊。”校長首先打破了寂靜,并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盯著這兩個學生。現在的中學生真的不像話了,還小小年紀,唉,想當年我們這個年紀男女連互看一眼都不敢……校長浮光掠影了他當時年輕的時候,頓時來了精神。“是的,校長,因為有點事兒。”女孩安靜而從容地回答。身邊的男孩羞澀地低下了頭。
⑸(B)風似乎有些大了,樹葉開始沙沙作響著,梔子花的花香像是被稀釋了一樣,香味頓時減少了很多。
⑹“哪個年級的?”校長問。“高三,校長。”女孩回答道。都高三了還有這心思,現在的學生怎么這么不懂事。唉,校長在心里嘆了一口氣……突然看到了女孩手上的信。
⑺“這封信是給他的?”校長指著男孩問著女孩。“是的,校長。”仍舊是女孩從容的回答。“信,嗯,讓我看一下。”校長有點不自然說道。女孩剛伸出手,像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手就停在半空中了。“校長,就我所知,即便是警察。不能隨便看別人的東西。”女孩笑了笑說。“這……”校長突然有點尷尬了。
⑻(C)好像真的要下雨了,夕陽承受不住黑暗的誘惑消失在天際了,梔子花也是沒有精神了。將暮未暮的天空里,穿越云層的陽光幾乎是一種奢侈,然而在黑暗到來之前它依然頑強的存在——這一切看了都使人感動……
⑼男孩的臉色似乎有些蒼白,他拉了拉女孩的衣角說,“給校長看吧!”校長看了看男孩,眼神之中掠過一些的感激,但隨即笑了,更加確信自己的猜測了。女孩把信給了校長。
⑽配合得多好了啊。校長來不及多想,忙打開信:放心,好好治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學習不用怕落下,全班同學都會幫你的。大家都在等著你回來呢!這些筆記是同學們幫你做的,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的,因為不只是你一個人,你還有大家呢!接下來,是同學一大串的祝語。校長的表情突然僵硬了,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⑾“校長信看完了嗎?我們到時間晚自習了。校長,其實這世上除了愛情之外,還有一種更深更真更值得讓人珍藏的感情,那就是友誼,您說是嗎?校長。”女孩仍舊笑著說。
⑿是啊!為什么這么多年來自己竟忽視了這種真摯的感情,還差點扼殺掉了它。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童話!是啊!不是童話。校長突然笑了。
⒀這笑像一個屏風把風和將要下的雨都隔絕了。(D)天空仍像先前一樣靜謐、和諧,樹葉被風溫柔的擁抱得安靜而羞澀了,空氣中溢滿了香氣,梔子花笑得有點“花枝招展”了。
(選自《有一種美德中微笑:體驗社會》有改動)
1.本文對“梔子花”的形態、香氣進行了多次的描寫,試分析其作用。
2.文中第⑼和⑿兩段都寫了校長的“笑”,你能說說校長這兩次“笑”所表達的意思嗎?
3.請你試著說說“梔子花笑了”的含義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4.異性間交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異性友誼是男女之間的純真友情。你覺得應如何正確對待異性之間的友情?面對父母、師長的誤會時,你會如何處理?
閱讀論述類文本,完成下列小題。
唯取一瓢飲
①柳宗元在寓言《蝜蝂傳》中刻畫了一個小蟲的形象:天生力大無比,因善負而好負,不論見到什么都往背上背,最終力竭而死。短小而荒誕的情節揭露了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現實:真正壓垮人類的不是生存的重擔,不是水和面包,而是生命中那些多余的東西。
②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感慨:原來這世界上竟有如此多我不需要的東西。這是他在洞察世事之理后得出的真理。每個生命都是赤條條而來,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了蝜蝂小蟲,將這些那些多余的東西、這些那些“不需要”的東西背在靈魂上,結果,很可能是丟下了真正的重要的東西——詩、自由、激情、愛……用釋家的話說,多余的東西成了阻礙我們追求真正的人生價值的迷障。
③多余的東西對人性和人心的戕害是顯而易見的。資本主義建立初期,拜金主義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的異化。巴爾扎克塑造的守財奴葛朗臺為金錢所累,最終連信仰也無法拯救他腐壞的靈魂。《變形記》里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的故事則說明了一個道理:在“物”統治人的環境里,人逐漸變得麻木、機械,成為工具、成為“非人”。
④今日社會,工匠不再像庖丁和輪扁那樣追求精益求精,不再像《地獄圖》中的良秀那樣“藝術超越生命”,不再像《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上校在小作坊中探尋真理,反而是去追求更低的成本、更快速地銷售途徑——利潤第一。今天的學者不再“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己任,而是費盡心機在核心期刊上多發表一篇論文,而這些論文里大家看不到智慧,也看不到功力,所謂觀點則要么執著于小己的成見,要么屈從于外界的勢力,這些多余的東西壓垮了工匠精神,侵蝕了士人風骨,令人心寒。
⑤只有當一個貴族意識到財富、爵位于他是多余的東西,他才能像托爾斯泰那樣真正高尚;只有當一個女人意識到外表于她不過是多余的東西,她才能像居里夫人一樣永遠地美麗;只有當一個人認識到所謂的功名利祿高低貴賤于他不過是多余的東西,他才能如莊子“惶惶乎寢臥其下”般純粹地自由。每一個偉大的靈魂無不是帶著赤子之心來,攜著兩袖清風去的,自始至終,不為之所累。
⑥弱水三千,取一瓢飲。讓一切多余的東西都隨風而去吧。誰甘愿背著枷鎖匍匐前進呢?
1.第①段中畫線詞語“水和面包”在文章的意思是______。
2.閱讀第③段和第④段,在表格中填寫恰當的內容。
段落 | 概括論述內容 | 歸納論證要點 |
③ | (1)______ | (2)______ |
④ | 多余的東西壓垮了工匠精神,侵蝕了士人風骨。 |
3.第⑤段畫線句中的關聯詞“只有……才”能否刪去?為什么?
4.第②段畫線句中的“……”省略了除“詩、自由、激情、愛”之外,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其他元素。你認為這個元素可能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闡釋其對于生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