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篇,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曹劌論戰》)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又何間(參與)焉 |
B.肉食者鄙(地位低) |
C.戰則請從(跟隨) |
D.便要(通“邀”,邀請)還家 |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相當于“的”的一項是( )
A.肉食者謀之 |
B.長跪而謝之曰 |
C.輟耕之壟上 |
D.小大之獄 |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4.曹劌認為作戰取勝的先決條件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鐘山①即事②
宋?王安石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③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注釋]①鐘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當前事物的詩,常被冠以“即事”之類的題目。③相對:對著山。
1.詩中哪些詞語寫出了鐘山春景的“幽”?
2.全詩表現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古詩文名句填空。(共4題,任選3題作答)
1.溫庭筠在《望江南》中傾訴了“過盡千帆皆不是, ▲ ”的綿綿情意;辛棄疾在《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中表達了“ ▲ ,贏得生前身后名”的報國豪情。
2.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 ▲ ”;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 ▲ ”。
3.《漢樂府·長歌行》告誡我們“少壯不努力, ▲ ”;趙翼在《論詩》中鼓勵我們“ ▲ ,各領風騷數百年”。
4.我國把端午節定為法定節假日,說明了對傳統節日的重視。請寫出與傳統節日(如清明節、中秋節等)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 , ▲ 。”(寫出連續的兩句)
下列句子有語病,請在原句上改正。
1.在第14屆省運會形象系統征集活動中,組委會收到大約600份左右的會徽、吉祥物候選作品。
2.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我們應大力發展大陽能產業。
根據語境,把括號中的備選詞語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我們期待著世界各國各地區以上海世博會為平臺,充分 ▲ 城市文明成果, ▲ 城市建設經驗, ▲ 城市發展理念,探討城鄉互動發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類居住、生活、工作模式。(傳播 交流 展示)
根據括號內的拼音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漢字。
泛舟南湖,自有詩情畫意,漫步西塘,便覺(qíe) ▲ 意舒適;登山臨水,頓感心曠神(yí) ▲ ;觀海聽潮,體驗雄(hún) ▲ 壯觀。走過曲徑通(yūu) ▲ 的小巷,親近瓜甜果香的鄉村,回味吳儂軟語的民風……能不醉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