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詞語中注音、書寫不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確 鑿(záo)人跡罕(hǎn)至 訕(shàn)笑 絕壁斷崖(yá)
B.斑(蝥) máo 人聲(鼎) dǐng 沸 尷 尬(gān gà) 慷(慨) kǎi淋漓
C.倜 儻(tìdǎng) 萬丈狂(瀾) lán 亙(gèn)古 目不(窺)kuī園
D.(徘)pái徊 端木蕻(hóng)良 睿(ruì)智 義憤填(膺) yīng
古詩文名句填寫(6分)
1、山際見來煙, 。(吳均《山中雜詩》)
2、深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
3、.峨眉山月半輪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春夜洛城聞笛》是詩人在客居洛陽的一個夜晚,詩中聽到笛子吹奏《折楊柳》曲調,引起自己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之情的一句是 , 。
5、《逢入京使》是詩人赴安西途中所作,全詩率興而成,用語自然本色,韻味淳厚雋永。后兩句“ , ”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6、《木蘭詩》中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詩句是“ ,
。”
(1)那一刻,我明白了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如“媽媽的心”、“什么最珍貴”、“生活的真諦”等等,然后作文。②文體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單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襲。⑤作文題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寫滿格。
(2)戰斗中,戰士要堅守陣地;工作中,工人、教師、科技人員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生活中,我們要堅守心靈的純潔;與人交往中,我們要堅守做人的道德底線……請以“堅守”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單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襲。⑤作文題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寫滿格。
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題。
自然的風
①清晨,陽臺那方的窗簾隨一陣涼風飄舉起來。想起昨晚友人從上海來電話,說酷暑難熬,真慶幸北京人的福份。
②不管白天沒有樹陰遮攔的地方太陽多毒,晚上在樹下乘涼,總有樹頂微動的時候,“涼風下來啦!”還記得幾十年前老人就這樣歡呼。
③歡呼的是自然風。
④一年四季,早午晚夜,如果沒有風,自然界能夠如此生動么?如果沒有風,就沒有草花的搖曳、山嵐的流動,沒有“微風燕子斜”,天邊落霞千姿百態的變化。
⑤如果沒有風,就沒有山雨欲來時,“風是雨的頭”那種氣勢。至今城居無山,我也愛在陽臺上看云盼雨,相信云龍風虎之說,更羨慕那些淳良的鴿子,平時漫步屋脊的竟也乘風展翅,繞著幾十米高的煙囪飛旋,甚至不費力地蹲到煙囪頂上,是雨前的風使它們興奮。興奮的還有燕子,素常少見,不知道隱藏何處,據說氣壓低,逼得它們亂飛,那么它們吱吱尖叫著,該是在茫然中呼朋喚侶,就像馬路上的行人,冒著突起的裹挾著雨絲和塵土味的風疾走,要尋個避雨的屋檐吧!
⑥如果沒有風,暴雨也為之減色,只有風助雨勢,雨助風威,才把千萬道粗獷的雨線,刮得直注橫飛,猶如千軍萬馬,過處揚起滾滾煙塵。
⑦當然,倏忽而至的疾風猛雨,是自然界的動亂;更多平靜的時候,風是輕的,柔的,緩的,如扇,扣拂,如吹,“吹面不寒”,比方陽歷三四月,一陣風,加上幾滴雨,草在不知不覺間綠了,或是“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水紋如轂(hú有皺紋的紗),紙船也不愁吹翻。只是這種時候,除了有心人,都會忘了風的存在。此時風在帆上,“風正一帆懸”,想見千百里水程一帆風順;風在竹葉上,蕭蕭作響,在那聽風聲雨聲的人,一枝一葉總關情。誰說風是無形的?你看窗上搖動的樹影花光;該沒有人說風是無聲的,那催人筆墨淋漓作《秋聲賦》的秋聲,難道不就是風聲么?
⑧“好大的西北風啊,……一二三四呼呼呼……”童年時這首快樂的歌,始終在耳邊回響,不但在通紅的爐火邊,聽著戶外的風聲益覺得溫暖的可貴;就是帶著棉帽、裹著圍巾迎風上學,西北風如刀片扎臉,手指凍僵,跳著腳前行,一哼起這歌兒,也就來了勁,來了勇氣,樂觀得熱血奔流。
⑨天地間能夠沒有風么?能夠只有“春風宜人”的溫煦么?不,從三級風到八級風,這才是自然界,這也才是人生。也許因為年紀大了,易于懷舊,每逢擦抹窗臺上的塵土的時候,總喚回少年時代的遐想,那是多么向往遙遠的風沙,要出門投身向遙遠的風沙啊。
⑩這我才懂得,為什么自然界那最誘人的叫做風景,叫做風光。沒有風會少了多少美的景觀,這世界就不會這么生動。
⑾說的是自然風。它是無可替代的。“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這是三百年前引出文字獄的兩句詩;時過境遷,細心揣摩,這里面不是蘊著一種難得的情趣么?
15.文章開篇兩段,作者寫到風時,既提及朋友的電話,又想起幾十年前老人的歡呼,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按要求分析填空。(4分)
這樣寫是為了在 中突出自然風帶給人的舒適和愜意,同時 。
16.閱讀⑤~⑧段,文章主要從哪四方面描寫了自然風的力量?下面的概括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A.雨前轟轟烈烈的造勢( )
B.雨中風風火火的助威( )
C.疾風猛雨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自然( )
D.冬日里寒風能帶給人勇氣,鼓舞人前行( )
17.作者通過文字的描述表達了他的什么觀點?(請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答:
18.聯系全文,如何理解文中畫橫線的“從三級風到八級風,這才是自然界,這也才是人生”這句話?請按方框字數要求填空回答。(3分)
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人生□□,人生的經歷不僅僅只是□□□□,少不了□□□□的時候。
19.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從“雨”、“光”、“月”三個詞語中任選—個,另寫—個句子。(3分)
例句:風在竹葉上,蕭蕭作響,在那聽風聲雨聲的人,一枝一葉總關情。
仿句:
20.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⑤段描寫鴿子、燕子等動物在雨前的反常舉動,展示了風帶給自然界的變化和影響。
B.第⑦段中作者借雨、草、葉等物,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將風寫得具體可感。
C.作者在文中引入和風有關的古代詩句、民間熟語,說明古人對自然風的研究十分深入。
D.文章最后引用三百年前的兩句古詩,說明作者領悟到了一種難得的情趣。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詞答問題。(8分)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①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項是( )
A.珍羞:精美的菜肴。 羞,現在寫作“饈”。
B.直:價值,現在寫作“值”。
C.茫然:漫然無所適從的樣子。
D.今安在:今天會在哪里安宿呢?
②詩中“直掛云帆濟滄海”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斷下面對這首詩分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A.詩前四句欲抑先揚,極言宴席的華美,又生動刻畫出詩人既悲憤郁悶又竭力從苦悶中掙扎出來的自我形象。( )
B.接著從“茫然”引出行路難,用四個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變幻莫測,生動表現出詩人心情的變化。( )
C.“行路難!行路難!”這感情突發的驚嘆,顯示出詩人內心的驚訝與不安。( )
D.這首詩反映詩人盼望游遍祖國的高大山川和在現實中遭遇艱難的矛盾心理。( )
按要求默寫填空。①②小題任選一題,③④⑤題必做。(4分)
①自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亂花漸欲迷人眼, 。”兩句詩寫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寫出了春天的景色。
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 ,左牽黃,右擎蒼”幾句詞寫了作者深感歲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報國之志難于施展的情懷。
③ ,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蜂》)
④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
⑤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漁家傲》)